昆虫意象的哲学观照:有蝉鸣柳梢、蟋蟀鸣秋的心灵呼号;有促织梦、蚂蚁梦的跌宕起伏,也有蝴蝶梦的逍遥与超越……

BET体育365官网首页 📅 2025-07-03 17:55:26 👤 admin 👁️ 1221 ❤️ 715
昆虫意象的哲学观照:有蝉鸣柳梢、蟋蟀鸣秋的心灵呼号;有促织梦、蚂蚁梦的跌宕起伏,也有蝴蝶梦的逍遥与超越……

昆虫

昆虫意象的哲学观照

●●●

每一朵花都具有智慧和灵性;无不以自身特有的生存方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每一只虫儿都竭力传承着自身的生存密码与文化基因,体会着生命的乐趣与生存的挑战……

或许,以地球上资历最老、生命力最强、种群最为繁盛的昆虫为参照,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你自己”(古希腊格言)。

昆虫的世界不仅是物质的世界,也是有生命温度、有社会伦理的世界。昆虫的生命乐章隐藏着万物律动与宇宙大化的旋律。昆虫以曲为伸,以静制动,或变幻,或静息,或跳跃,或飞升;它们在阳与阴、静与动、地上与地下、水生与陆生之间尽显生命的张力。“道在蝼蚁”,用心灵去观察、体验、感应生命不仅是生物学的起点,也是人类成长与进步的阶梯。与物为春,厚德载物,体悟“生态”的意蕴,拥抱多姿多彩的生命,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未来。

岁月更迭,时间流逝,带着农耕文明印记的昆虫文化或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中,或在商品经济大潮与工业文明裹挟中崩溃解体,而其中所蕴含的民族记忆与情感认同也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与根基。然而,历经岁月积淀的传统文化正如泰勒所言:“对于千百万人来说,这一切都好像是‘新旧约全书’的一部分,都是研究文明时的极为有趣的事实。”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如昆虫诗歌、神话、故事、节日、民俗等)能告诉我们许多鲜活、生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未必尽能从历史典籍中得到。

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已经迈入重大历史转折期,由以温饱为目的的生存型社会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社会,社会实践的主要对象也相应从物质世界转变到人的精神世界,体验性与满足性消费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也处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转变过程中。面对日益泛滥的工具理性与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时代呼唤我们以更宏观的视野、更开放的胸襟、更宽容的气度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进行再发现。传统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不断被激活的意义源泉。从传统中,我们可以触摸到祖先的心迹,获得永恒的滋养与抚慰,也可以反思过往,寻找到未来的方向。

展开全文

昆虫与现代生物学、遗传学、材料学、法医学、仿生学、环境保护学等学科紧密相关,昆虫的自然世界有太多的奥秘等待人们去探索。譬如,蝴蝶,在生物学上,其翅膀上的鳞片可以作为分类的特征,翅膀脉序是研究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绝好案例;从仿生学方面看,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科学家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随温度变化而调节的百叶窗样式,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稳定;从农业角度讲,蝴蝶幼虫若大量产生,它们因取食植物叶片被视为害虫,但蝴蝶成虫因其访花传粉特性,又成为益虫;在社会学意义上,蝴蝶效应可以比拟为:极细微的输入初始条件的差别,可以引起模拟结果的巨大变化……

同样,昆虫文化领域也有许多困惑等待我们去解析:带有农耕文明特征的昆虫文化是否失去生存的土壤?哪些昆虫民俗、节庆文化可以发掘出来作为科普与生态教育的载体?哪些部分可以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作为中西方文化对话的载体?如何从哲学的高度解读经典意象,发掘昆虫文化的现代价值?如何从科学人文化角度解析昆虫意象的科学内涵?如何以虫性来反观人性,以昆虫世界为镜照见人类社会的另一面?如何借鉴昆虫的生态智慧,从科技仿生走向人文仿生?……

中国堪称诗的国度,昆虫诗歌构建的是一个气韵生动、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里,有蝶憩香花、蜻蜓点水的春意盎然与恣意欢谑,也有蜜蜂采蜜、春蚕吐丝的深切喟叹;不仅有生态和谐的美丽画卷,还有蝗螟肆虐带给人间的苦难与悲凉。蝉有“禅”意,蚁有“义”举,昆虫的世界有哲学,也有道义;有朝生暮死、生命短暂的悲剧慨叹,更有蝉鸣柳梢、蟋蟀鸣秋的心灵呼号;有促织梦、蚂蚁梦的跌宕起伏,也有蝴蝶梦的逍遥与超越……诗意莹润的经典昆虫意象历久弥新,至今依然滋养着我们的文化心灵与生命智慧。

在浩渺的文化长河中,昆虫诗歌就像散落的珠贝,如果把经典昆虫诗歌(昆虫意象)贯穿起来,古今就成为一条贯通的线,如果在文理互观、中西交融的立体坐标中,解读昆虫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哲学内涵,那无疑就构成一个生发意义的平台。

昆虫意象的哲学观照

李芳 著

ISBN 978-7-03-046477-4

责任编辑:吴美丽 刘丹

《昆虫意象的哲学观照》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是纵向源流梳理,阐释经典昆虫意象的起源、发展、流变;第二章,横向展开,从历代经典诗歌中,凝练昆虫意象的内涵,阐释诗意背后的科学;第三章是昆虫价值论,主要从物质与文化,直接与间接两方面论述昆虫的多元价值;第四章阐释昆虫文化的哲学内涵;而第五章(昆虫意象的当代诠释)与第六章(昆虫意象的多维视角)应该是第三、第四章的纵向提升与横向绵延。如果说,这本小书有何中心思想,那就是:小小昆虫,大有乾坤;以虫为鉴,可察天地之道。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生阅读,也可供对昆虫科学、科学人文化与昆虫文化的有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

(本文编辑:王芳)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赛事引领北京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beat365亚洲投注

赛事引领北京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07-03 👁️ 9231
联想有年终奖吗?一般有多少?什么时候发?
董洁的星座分析:天使般温柔,独立坚强
beat365亚洲投注

董洁的星座分析:天使般温柔,独立坚强

📅 07-02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