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der-Man》電影系列排行榜!最好看的蜘蛛俠是哪套?

不經不覺已經上映過了 10 套《Spider-Man》電影,Complex 今回就為大家整理出從最普通到最好看的 10 套蜘蛛俠電影排名!
在 Marvel 歷史上,應該沒有哪個角色會像蜘蛛俠這樣被大銀幕如此寵愛。
隨著最近《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的上映,我們從 2002 年到現在一共有 10 個蜘蛛俠版本了。導演 Sam Raimi、Jon Watts、Marc Webb,以及導演組 Joaquim Dos Santos、Kemp Powers 和 Justin K. Thompson 都為這位備受喜愛的超級英雄注入了自己獨特風格。蜘蛛俠是 Stan Lee 創造的角色中備受推崇的存在,自 1962 年首次亮相以來,就一直深受漫畫迷的喜愛。與其他大多數超級英雄不同,蜘蛛俠是一個青少年,他身上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和機智,這也是他深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在所有的蜘蛛俠電影中,不管我們面對的是 Peter Parker、Miles Morales,還是 Gwen Stacy,都不斷提醒我們蜘蛛俠的角色超越個體,代表了一種需要傳承和保護的衣缽。迄今為止,已有四位演員扮演了蜘蛛俠角色,每一位都為這位鄰家英雄賦予了獨特的魅力。Tobey Maguire 以經典的書呆子形象在現代大銀幕上首次扮演蜘蛛俠,他的 Peter Parker 代表了一種情懷,令人難以忘懷。
然後是 Andrew Garfield,他的蜘蛛俠更現代、帥氣(雖然還是有點小尬),但他和 Emma Stone 飾演的 Gwen Stacy 的火花四濺,讓他的蜘蛛俠形象永載史冊。接下來是漫威電影宇宙的 Peter Parker,Tom Holland 可能是最還原原著的小蜘蛛,年紀也符合。Stan Lee 也誇獎他:「如果蜘蛛俠真的存在,這個人就是 Tom。」
最後是 Shameik Moore,他是首個在大銀幕上出演漫威的 Miles Morales 的演員,這個角色於 2011 年首次在漫畫中出現,Moore 把他演得活力四射,別有一番風味。《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上映後,蜘蛛俠電影已經有了 10 部,Complex 覺得是時候把它們按照口碑好壞來排個序了。(編者註:小心,接下來有《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的劇透。)
10.《Spider-Man 3》(2007)
《Spider-Man 3》給我們帶來了現在已經成為經典的 Tobey Maguire 的舞蹈梗,它給我們帶來了一個 emo 的 Tobey Maguire,還有他那無法忘記的髮型,但坦白說,它好像只有這些東西能讓人記住。走出電影院時,我們的嘴角難免有些苦澀,因為用這部電影作為傳奇超級英雄三部曲之一的結局還遠遠不夠。要評選漫威改編電影中最糟糕的反派,Topher Grace 飾演的 Venom 毒液必須有一票。Sam Raimi 並不喜歡毒液這個角色,但被迫將這個外星寄生體納入劇情中,結果就是他做的不三不四,浪費了蜘蛛俠中這個極其重要的反派。不說這些的話,Sam Raimi 的《Spider-Man 3》也不是一無是處。這部電影的動作戲不賴,特別是那個由 Willem Dafoe 飾演騎著滑翔板的 Norman Osborn 綠魔和 Maguire 沒變裝的纏斗場景。《Spider-Man 3》的另一個亮點是 Thomas Haden Church 飾演的情感豐富的 Sandman 沙人,以及 Peter Parker 和 James Franco 飾演的 Harry Osborn 之間複雜的關係。Osborn 以一名英雄的身份去世,他幫助拯救了蜘蛛俠和 Mary Jane,而沙人則從蜘蛛俠那裡得到了對殺害 Ben Parker 的原諒。這部電影起起落落,但《Spider-Man 3》在這個列表的底部,並不是因為它弱,而是其它更強。
9.《The Amazing Spider-Man 2》(2014)
與《Spider-Man 3》一樣,《The Amazing Spider-Man 2》最大的缺點是試圖將太多想法和太多角色強加到一部電影中,導致有點亂七八糟。很明顯 Marc Webb 是想通過在這部電影中加入所有反派(包括禿鷲和章魚博士的復活節彩蛋)來為「邪惡六人組」電影做準備,但由於沒實現,反而浪費了這麼好的素材。此外,Dane DeHaan 飾演的 Norman Osborn 綠魔造型之噁心,無疑是所有超級反派中最讓人惡夢連連。雖然這部電影的劇情過於繁複,拍得像大雜燴,但其三位主要演員 - Andrew Garfield 的蜘蛛俠、Emma Stone 的 Gwen Stacy 和 Jamie Foxx 的 Electro 電王,都發揮得十分出色。蜘蛛俠和電王在整部電影中的複雜而有趣的關係,以及他們在時代廣場那場精彩對決,都讓人印象深刻。
當然,這部電影最出名的還是 Gwen Stacy 揪心的死亡戲。Emma Stone 和 Andrew Garfield 的化學反應(兩人當時在現實生活中正在約會)更是推動這個故事的發展,確實在一些時候分散了觀眾對混亂劇情的注意力。那一刻將成為蜘蛛俠電影歷史中最難忘的場景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 Andrew Garfield 的精彩演繹。
8.《The Amazing Spider-Man》(2012)
在 2010 年 Sam Raimi 與 Sony 的關係破裂後,Sony 決定調整蜘蛛俠的走向,並引入導演 Marc Webb 和主演 Andrew Garfield 來重啟這個系列。這部電影(及其續集)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在《Spider-Man 3》結束後過於匆忙地推出。Sam Raimi、Tobey Maguire、Kirsten Dunst 和 Sony 的分手才兩年,重啟得過於刻意且不合時宜。Marc Webb 試圖以自己的方式做事,選擇 Emma Stone 飾演的 Gwen Stacy 而非 Mary Jane 作為蜘蛛俠的戀人,確實是這部電影的亮點之一。話雖如此,這個蜘蛛俠的起源故事實際上沒甚多新東西,Uncle Ben 反復去世,別的劇情大家也都知道,真不想看。不過 Andrew Garfield 演出來個人特色了,所以得罪人也要說,他是一個比傻乎乎但可愛的 Tobey Maguire 更酷的蜘蛛俠。與 Sam Raimi 的第一部蜘蛛俠電影中的主要反派由 Willem Dafoe 飾演的 Norman Osborn 綠魔相比,The Lizard 蜥蜴人並不是一個重啟系列的好選擇。前述二人以及 Martin Sheen 飾演 Uncle Ben 時出色的演技,是這部重啟作的核心支柱。
7.《Spider-Man: Far From Home》(2019)
《Spider-Man: Far From Home》曾被寄予厚望,畢竟是《Avengers: Endgame》後的首部 MCU 作品。Tony Stark 剛剛離世,Thanos 滅霸也被再次(也是最後一次)消滅,那些在「The Snap」中消失的角色們正試圖適應在地球上的生活,他們已經消失了五年。這一切對 MCU 的 Peter Parker 來說尤其艱難,因為他是 Thanos 滅霸化為塵埃的英雄之一,他不得不親眼看著自己的導師死去,以拯救自己和整個宇宙。不同於前作,這部《Spider-Man: Far From Home》講述的是一個只想和心愛的女孩度假,想暫時放下身份的蜘蛛俠,這未必是蜘蛛俠的粉絲們想看的一面。而本片真正閃光之處,在於它的動作片段以及 Jake Gyllenhaal 飾演的 Mysterio 神秘客所塑造的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Jon Watts 在這部電影中對 Mysterio 神秘客的背景故事處理得很好,將其與 Tony Stark 相聯繫,但是在片中加入鋼鐵俠的 E.D.I.T.H. 計劃似乎是唯一的劇情漏洞。對於一部獨立的蜘蛛俠電影來說,這是我們首次看到蜘蛛俠不再小打小鬧,不僅要在歐洲與 Jake Gyllenhaal 對戰,還要應對改變整個宇宙的威脅。總的來說《Spider-Man: Far From Home》是 MCU 世界的一部佳作,但有時它更像是一部 MCU 電影,而非一部蜘蛛俠電影。Jon Watts 在這部電影中負責的事情非常多,但他大部分都處理得很好,為多元宇宙以及 Secret Invasion 系列奠定了基礎。
6.《Spider-Man: Homecoming》(2017)
一開場就發現了《Spider-Man: Homecoming》的優點:它避開了我們已經看過無數次的蜘蛛俠起源故事。Tom Holland 飾演的 Peter Parker 在2016年的《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中已經亮過相了。影片一開場,Peter Parker 還沉浸在《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中那個標誌性機場場景的興奮之中。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一些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動作戲,這些片段中出現了復仇者聯盟的戰鬥。導演 Jon Watts 面前有一個可以利用的劇本,但他選擇了完全不同的方向,真正重啟了漫威最具標誌性的 IP 之一。Uncle Ben 的死並不是故事的主要部分,Marisa Tomei 飾演了 Parker 阿姨 May Parker、Zendaya 飾演 MJ,這個版本的蜘蛛俠還利用了 Stark 科技。這部電影採用了一個相對簡單的故事線無疑是個優點,再加上 Michael Keaton 飾演的 Vulture 禿鷹幾乎無懈可擊。在一場場景中, Holland 及 Keaton 一起乘車去參加返校舞會,這個場景充滿了緊張氣氛,無疑是電影中演技最佳的一幕。Tom Holland 飾演的角色在某種程度上比 Maguire 或 Garfield 更富有人情味。《Spider-Man: Homecoming》充滿了自然而然的幽默感,讓觀眾感覺到大家真的像是在和主角一起成為蜘蛛俠。這也感覺像是更接近原版漫畫的蜘蛛俠,因為演員更年輕,更有反叛精神,Tony Stark 曾試圖想換走他,當然這並不順利。
5.《Spider-Man》(2002)
也許是這名單上最具影響力的電影 - Sam Raimi 的《Spider-Man》為現代超級英雄電影奠定了基礎。它是第一部以現代方式講述英雄起源故事的影片,並給全世界的觀眾介紹了漫威漫畫史上極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Tobey Maguire 是 Sam Raimi 的首選,因為導演可以完美地利用演員的俏皮,塑造了一個 21 年後的今天,仍然備受推崇的角色。每當我想到 Peter Parker 時,Tobey Maguire 成為了不少人永遠想到的第一個。同樣,每當我想到 Mary Jane Watson 時,Kirsten Dunst 依然是不少人想到的第一張臉。J.K. Simmons 扮演的 J. Jonah Jameson 和 Rosemary Harris 飾演的 Aunt May 也是如此。也許這裡有一部分是懷舊心情在作祟,但演員的選擇真的無可挑剔。這都還沒包括 Willem Dafoe 扮演的 Green Goblin。他在《Spider-Man: No Way Home》中回歸並得到應有的讚賞,因而讓大眾認為,他是漫威電影宇宙中,十分出色的反派之一。Willem Dafoe 扮演的 Green Goblin 雖然在電影裡被蜘蛛俠狠狠壓制住,但這反派在整部影片中與自己進行的心理鬥爭,而他的結局幾乎完美。Peter Parker 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他剛剛殺死了他最好的朋友(James Franco 飾)的父親,而這也是他成為超級英雄後的首次反派對抗。如果這樣不能讓他懷疑自己是否應該做超級英雄,那真的不知道甚麼能讓他懷疑了。
4.《Spider-Man 2》(2004)
繼經典熱門的《Spider-Man》之後,《Spider-Man 2》在其基礎上大放異彩。Peter Parker 只是一個正在努力在超級英雄的身份、學業、戀情和友情之間尋找平衡的青少年。Alfred Molina 所扮演的 Doctor Octopus 章魚博士,無論從哪種角度看都是歷史上一位出類拔萃的漫畫電影反派角色,他巧妙地在引起恐懼和同情之間游刃有餘。在很多方面,Doctor Octopus 章魚博士就像是 Peter Parker 的一面鏡子。他曾是 Peter Parker 的導師,經歷了多次破壞和恐怖事件後,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試圖補償過去的過錯。他的轉變完全詮釋了 Peter Parker 堅守的一條核心原則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整部電影中,Peter Parker 始終沒有放棄過 Doctor Octopus 章魚博士,儘管二人一直交戰,但 Peter Parker 深信在機械觸手的控制下,Doctor Octopus 章魚博士本質上仍是個善良的人。這就是他們在《Spider-Man: No Way Home》中相見時,重逢中帶著感動的原因。在《Spider-Man 2》中,最震撼人心的對手戲無疑是火車那一幕,亦是蜘蛛俠向紐約展示其強大力量的時刻。要在銀幕上完全展現蜘蛛俠的力量是有些困難,因為他故意保持矮小的身材。然而在漫威漫畫中,他無疑是最強大的英雄之一。電影裡,當他阻止整條地鐵墜毀時,亦充分展示了這一點。這是 Tobey Maguire 三部作品中表現最好的一部,他帶出了這個角色的情感、所面臨的折磨、所感受到的責任,以及把蜘蛛俠飾演得如此可愛的輕鬆幽默。
3.《Spider-Man: No Way Home》 (2021)
在這份名單中,《Spider-Man: No Way Home》之所以能脫穎而出,是因為它為漫威電影宇宙大膽地試水溫。身背各種傳言,「壓力山大」的《Spider-Man: No Way Home》引人期待,大家都希望它能夠獻上一份滿分的答案。外界紛紛猜測,由 Garfield 與 Maguire 扮演的兩位蜘蛛俠可能會通過多元宇宙重回銀幕,而他們穿過 Ned Leeds 的魔法門的出現,確實令觀眾眼前一亮。他們在電影中的回歸創造了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時刻,這些瞬間將會成為蜘蛛俠傳奇中永恆的回憶。三位蜘蛛俠一同在自由女神像上盪鞦韆,電影中也重溫了他們各自的經典劇情,同時觀眾還經歷了一個動情的瞬間:Garfield 扮演的蜘蛛俠通過救下 Zendaya 飾演的 MJ,了卻失去 Gwen Stacy 的痛。蜘蛛俠系列電影中的一些反派角色也回歸了,包括 Norman Osborn 綠魔、Doctor Octopus 章魚博士、Electro 電王、The Lizard 蜥蜴人和 Sandman 沙人。故事情節接著《Spider-Man: Far From Home》的彩蛋走,Peter Parker 的真實身份被曝光,這成為他生活中最大的挑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Peter Parker 向 Doctor Strange 奇異博士求助,希望用魔法來扭轉身份暴露的問題。當然,事情並沒有如期進行,多元宇宙被撕裂,引發了上述的種種混亂。 《Spider-Man: No Way Home》有時會有點雜亂無章,但它出色地完成了故事,並成功地打動了觀眾。
2.《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2018)
當《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登場的時候,大家都讚嘆這是有史以來最佳的動畫電影。五年過去了,它被其續集《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超越,位列史上第二。然而,話說回來,如果沒有《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這部電影,就不會有《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 2018年的平行宇宙為未來的蜘蛛俠 Miles Morales 鋪平了道路,這是自他 2011 年在漫威漫畫首次登場以來的首部專屬大片。一開始,我們在一個已經存在 Peter Parker 和蜘蛛俠的世界中遇到了由 Shameik Moore 出演的 Miles Morales。 Parker 去世後,Miles Morales 被一隻放射性蜘蛛咬了,他不得不接過蜘蛛俠的衣缽,並最終拯救了多元宇宙。Miles Morales 對成為蜘蛛俠一竅不通,而《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巧妙地召集了來自各個維度的英雄,幫他理解一位蜘蛛英雄的真諦。
其中,這個超級團隊包括了 Jake Johnson 飾演的搞笑版 Peter B. Parker,Hailee Steinfeld 飾演的迷人 Spider-Gwen 蜘蛛女,John Mulaney 獨具一格的 Peter Porker / Spider-Ham,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蜘蛛俠。這部動畫電影與這個名單上的所有電影不同的是,它是一封給漫畫書和所有支持者真正的情書。它就像是一本活在大銀幕上的漫畫書,以豐富多彩的動畫風格展示了各個不同宇宙的特色。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強調了一個深刻的觀點:蜘蛛俠不僅僅是 Peter Parker。蜘蛛俠更像是一個理念、一個身份、一種道德標準,遠遠超出了個人的邊界。它的最後一幕極其明確:當 Miles Morales 在 Brooklyn 飛盪時,他打破了電影的那道第四面牆,告訴我們:「任何人都可以戴上面具,你也可以戴上面具……如果你之前不知道,我希望你現在知道了。」
1.《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2023)
《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不僅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蜘蛛俠電影,堪稱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超級英雄電影。它在前作奠定的基礎上,徹底改變了動畫電影行業,並為該類型開闢了無限可能。導演 Joaquim Dos Santos、Kemp Powers、Justin K 所取得的成就,堪稱美不勝收。當 Miles Morales 及 Gwen Stacy 在 Brooklyn 飛盪時,最後登上 Williamsburg Bank 大樓的那一幕,真是讓人瞠目結舌。動畫電影有著不同的規則,它們能夠比真人電影更好地懸置現實。《Spider-Man: Across the Spider-Verse》充分利用了這一點,沒有錯過任何機會。在 2023 年,超級英雄電影的觀眾已經習慣了多元宇宙的概念,因為這是漫威電影宇宙第四階段的一個重要情節。觀眾可能會對這個概念感到厭倦,但它在這部電影中的運用與我們所見過的任何其他作品都不同。來自不同現實的不同角色以各種動畫風格、服裝和規則混合在一起。我們看到了 LEGO 蜘蛛俠、Punk 蜘蛛俠、蜘蛛俠 2099、Spider-Rex 蜘蛛恐龍、漫畫蜘蛛俠等等,在地球 928 的紐約市場景中聚集在一起,讓《Rick and Morty》中的 Rick 堡壘相形見絀。除此之外,這部蜘蛛俠電影的劇情也與其他任何電影都不同;它完美地平衡了我們從這位英雄身上習慣的道德準則,並帶來了一種與 Miles Morales 這個版本的個性完美契合的煥然新貌。蜘蛛俠常常在一個生命的價值和眾多生命的價值之間尋找平衡,但當 Miles Morales 發現自己的父親的生命受到威脅時(這是一幕充滿自我意識的場景,涉及到保護蜘蛛俠正統故事的概念),他反抗了一個由他的同伴組成的跨維度軍隊。這一點被電影中一句台詞完美地概括了出來,就是抵抗 Oscar Isaac 扮演的 Miguel O’Hara 時說:「每個人都在告訴我,我的故事應該怎麼發展。不,我要走我自己的路。」此外,本片主要反派角色的發展也頗具吸引力,The Spot 從一個試圖在便利店偷走 ATM 的小嘍囉,升級到電影結束時一個跨維度級別的威脅,擁有令人恐懼的形象。Miles Morales 版本和地球 42 Prowler 版本之間的懸念對決,為這個三部曲設定了一個備受期待的結局。